图片
192.治疗水饮病的法则是什么呢?①在金匮要略里面有原文,病痰饮者,当以温药和之,也就是我们常用的苓桂剂。这就是总的治疗法则。②还有一个治疗法则,水饮在上的发其汗,水饮在下的利小便。
193.痰饮病有几大鉴别要点或者说诊断痰饮症的几大要点。一个是会有眩晕,第二个肠鸣,第三口渴,第四小便不利,第五,舌苔水滑,第六脉偏弦,一般是右手脉弦一些。这种痰饮病,神效五苓散就完全能够解决,无需辩证,恰好12味。
194.患者一咳嗽引得两胁疼痛,就知道水饮在胸膈膜,会有东西悬的一样疼痛,至于饮后水流在胁下,这是病机分析,怎么治?这是典型的一个十枣汤证。
195.水在肺用的方子,以小青龙剂或者苓甘五味姜辛夏汤,充分体现了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。我习惯于用麻黄加术,因为开鬼门、洁净府这个更快。
196.只要身重就用白术,甚者我们可以苍白二术同时应用,这是身重必须用的。
197.真武汤在治疗心脏病中应用很广泛,不要认为它是治肾的,就不能治心脏。黄帝内经说了病在上者取之下,病在下者取之上,病在心,治肾一样。
198.后背有一块冷或者是疼,就像巴掌那么大一块,这个病临床上你活血止痛,你理气止痛都不行,不用非得干姜附子,只有利水,五苓散,散剂,你给他一两包,立马就见效。当然我们汤剂效果会更快。
199.他那个就是专门喝水,他说你不让我喝水不行,我不吃饭可以,但是不喝水不行,是伤水的人见水就更亲。用什么方子?前面讲的猪苓汤,随其所喜而攻之,我们要学会前后连贯,不要见着短气就补虚。
200.脉双弦者寒也,脉偏弦者饮也。这两句话要背下来,临床上具有指导意义。
201.苓芍术甘汤可以治疗柔痉,就是有一种特殊的颈椎病,怎么治都没有效,你问问小便利不利,如果小便不利,就选择苓芍术甘汤,或者你看舌和脉,一看是水饮证的,就选用苓芍术甘汤,一剂知,一下去就有效。
202.短气有微饮分实证和虚证。苓桂术甘汤治疗的是单纯的水邪阻滞,没有肾气虚——实证。而肾气丸主治的短气是因为肾气不足,导致水饮不化。肾气丸的脉往往是右尺偏浮。
203.如果这个人体质过虚,出汗过多了,我们怎么办?①我们用米粉炒热了往身上一敷,这汗就下去了。②如果你用药解决,那你就再用桂枝汤给他熬一付,这个汗也就止出了。③严重的桂枝加附子汤。
204.小青龙汤适用症 ①治疗寒化的过敏性鼻炎。②哮喘,哮喘发作期是一个特效的方。我常规的是:麻黄10克,芍药10克,五味子6克,干姜10克,炙甘草10克,细辛3~6克,桂枝10克,半夏15克。
205.正常人体,心在上属于君火,就像太阳要向大地照射。我们都知道阴要升的,阳要降的,君火沿着正中线向下移,它首先是到胃,所以说胃消耗的是君火。然后经过胃到小肠,小肠消耗的也是心之热、心之能量,小肠后面有两个肾,有的人说左为肾,右为命门,其实不然,两肾之间才是命门,一阴一阳谓之道。命门火就相当于你的火柴和打火机,它起点燃作用。正常人体在小肠里进行化,在这个转化就需要热量。如果两肾之间的命门火很微弱,点燃不了小肠的丙火,就会出现下焦的温度不够,阳不够了,阴就亢盛,阴一盛了,我们的下焦就变成阴实。假设肾衰的患者来找你治疗,我们脑袋里要知道人体火和水运行的方向和规律,我们遣方用药就很容易了。
206.肾衰是下焦的阴实,病水饮者当以温药和之,我们肯定得用温药,利水的药,温药用什么呢?干姜附子肉桂,严重的我们还用到生硫黄。茯苓利三焦的水,泽泻是利四肢的水,猪苓是利下焦的水,防己,用的都是木防己,是利淋巴系统的水,把上焦的水饮要想脱出来必用生半夏。
207.西医说的心衰会表现左心衰是肺水肿,右心衰是全身性的水肿。中医原理:第一心火不足,无法向下输送足够的能量,可能我们的胃和小肠都没有问题,但是心阳向下输送的热量不足,这时候也能产生水肿,我们就有相应的治疗。用桂枝,桂枝降的是虚火。另一种情况心脏本身没什么问题,但是心阳降不下去,这时候患者呕吐、浮肿,表现出心阳心火相对的亢盛。要把心火降下去,该用什么药呢?用三黄泻心或者黄连解毒汤。黄芩主要清的是胃胆和肺的火。黄连主要降的是心火,只有火下的去,水液才能变成津液。未完待续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场外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